为陈淑霞写些什么,确是难为之事。因为无论是就画论人,还是就人论画,作为“近距离”的我来说,虽然最具发言权,但都有可能因“近”而熟视无睹,再因“近”而让人觉得失之公允、言过其实。其实近是因异才相持,这是旁人难以深解的。也正是基于此,才使得我能够从另一角度近距离地读陈淑霞的画和人,并以为不失客观真实。
事实上,到今天我也无法用一句话来概括陈淑霞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比如,在生活中满不在乎,缺乏精品意识的她,在画画这件事上却近乎苛刻。在与人交往言谈话语中,懒于较真儿的她,却可以为一个艺术问题固执己见,横加断言。久而久之,一种性格在她身上就有了两种体现,那就是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的宽容大度和对艺术行为中品位的苛求的反差。假如我们不是有意地缩短这种落差,而孤立地看待陈淑霞其人其画,就容易忽视她的某一方面。
凡是敢于在生活和艺术行为中素面朝天的人,首先要具备一种通达,一种直率,一些固执,甚至某种天分。这是今天的人们,尤其是成就了什么的人们有意宣扬和掩饰的。然而,在我们这个年代里,终究离不开确立某种方式的表白和实施某种计划的运作,方能一番拼搏下来,逐渐把自己改写成一个大我。虽然在一些大人面前,女性艺术家总是存在于某种视野和角度里,而潜意识的偏见却存在于大家甚至画家本人的内心深处。若干年来,我所了解的陈淑霞,在自身的成熟和完善过程中始终认为艺术超越于性别,即首先是以艺术家的目光观察和介入。事实上也确非因此而妨碍她作为女性艺术家的直觉和细腻,相反一切来得更加自然,使她具有穿透力的朴素声音夹裹在嘈杂喧嚣的都市噪音中凸显着自己,让人驻足倾听。在不刻意追求中慢慢确立了自己的审美品位,这对于解读陈淑霞的作品是很重要的。
时尚总是具有诱惑力的,总能集中大家的目光。不知不觉中,对于时尚的暧昧就形成了某种运动。当拖着疲惫发觉扮演的角色对自己并非有利时,另一种时尚就成了下一个追随的目标。凡喜欢左顾右盼、顾此兼彼的人都担心被时尚撇到一边,于是脚步总会以符合时代节拍为依据,自然地随着某一群体向某一方向走着。时尚群体的好处是得到归属认可后的理所当然及能够带来影响的满足。这是当今许多艺术人士孜孜以求的。行文至此,陈淑霞其人其画该划入哪个圈内,摆在哪个层次似乎已经隐约可见。然而,陈淑霞总是在某个边缘或某个机遇有意无意、心安理得地错过了什么。这让那些喜欢归类、喜欢追本溯源的人难以圈定、论证。也恰好是这种模糊状态纵容了一个对生活关爱,对情节无睹、怠慢以及对反响忽视的人,把所有的超然敏悟全都直白到她的作品中。站在她的画面前,难以兴奋得手舞足蹈或悲愤得捶胸顿足,那种与时尚相悖的不以为然的固执,总是难以思想拔高地绕开争论的中心,偏离我们经常议论的主题。在这里,你见不到险情、事端和卖弄。作为女性画家,其对艺术直觉的自信和自省相对于以“妖”和“蛇”等争奇斗艳来直逼男人目光的急切心情或者女权意识,更让人长舒一口气。至于失去和得到对于陈淑霞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
当所谓生活中的“真实” 转换成一种绘画样式,反过来又给生活带来“体面”后,又所谓动辄以中国文化背景打上“中国制造” 的标识,以期盼的目光和心情得到别人首肯和关注等等,就像一列火车以固定的时间、地点报着站名,人们争相按照自己的目的地搭乘着,唯恐落下。提速后的惯性带着我们向前行进,周而复始。于是在我们眼前就重复出现了关于“主题”,关于“使命”,关于“文化边缘”,关于“另类”,关于“现实生活”,关于“形式至上”即而又关于“反思”等类似运动式的潮流和焦点。看上去是一派忙碌和不懈努力。陈淑霞的努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越来越变得目光短浅,喜欢观察身边的小事情,喜欢生活,从中获取点小灵感来体会生命的含义。相反,慢慢地倒好像找到了自己似的”。这种意料之中的“远离”和“接近”使她能大度地面对周围的纷纭,一如既往地走着脚下的路,固执地活在自己的真实中。我们不妨翻开她关于“花”的主题的作品。在这些姑且被称做“花”的表现中,陈淑霞虚拟了一系列物象来转移我们的视线,无论是《自信的花》还是《秋色浸染》等,不过就是以类似花的笔触作为借口的对于理想的期待和眼前现实失望的搪塞。我们不难见到,一缕阳光不厌其烦地停留在墙面、桌面甚至莫名其妙的背景中,与隐约可见的暗部变化相呼应,使本来就云里雾里的画和我们之间更增添了一种神秘。陈淑霞总能把所学灵活地变为所用,时常在某一阶段中调整着自己的目光和手法,出其不意地把我们生活中失之交臂的某一场景典型化、理想化、神秘化,让我们难以忘怀。按照陈淑霞的学习经历,似乎应该在画面中倾注更多的力量,才能告诉别人自己拥有的实力。然而陈淑霞总好像舍不得用力似的让观者的目光游离于画里画外之间而各自计较,从而使她的静物题材作品,总能超出静物的涵义而注入更深遂广阔的意义。在她的笔下,画面中心被有意敷衍着,看上去草率、随意却具有超凡的品质和极致,连带周围环境描写形成了一个毫无紧张焦虑的宽松气氛。在这些所谓的花身上找不到艳丽和娇媚,却多了几分孤傲与冷寂。陈淑霞是在展现色彩的演练过程中,以“绚丽中寻找灰色,在灰色中寻找生机”。来告诉我们色彩的无尽能量,拉着我们的手随着她走向遥远或返回到现实。那不知是昨天还是今天的时间取向,把观众的情怀打乱、牵动又抚平后送了回来。
我有时也在想,一个人如果在某一件事上做到尽善尽美,那么势必会分散其他事情的注意力,这本是规律性的。因此有人可能会小心翼翼地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满意,好在人前尽显自强、完整的圆满形象。陈淑霞好像并没打算弥补什么,相反越发执意地体现着自身所长。凭着她的直觉和天赋及对色彩表达自由地驾驭和无尽的爱,已然超出了其钟爱的艺术本身和生活。而所要议论的艺术话题和生活话题又被她用饱满的色彩回答了。对于她,生活和艺术本是如此简单。
2000年6月写于京郊寓所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